斯大為何將自動車床生產線從中國搬到泰國
據日媒報道,日本機床企業Star(斯大)精密株式會社將把中國工廠(大連)生產的瑞士式(主軸移動式)自動車床的生產線轉移到泰國工廠。他們計劃先轉移兩種機型,接著依次轉移三種機型左右。轉移規模約為每年100臺左右。而這家生產中低端機床的中國工廠,將專門面向中國國內市場。此舉不僅分散疫情帶來的生產風險,還將抓住中國市場的強勁需求。
據了解,Star精密的全球總生產能力約為每年5000臺。從中國工廠向泰國工廠的生產轉移始于19年的美國模式,作為對抗美中貿易摩擦的對策,20年也在歐洲實施了這一模式。
泰國工廠的月生產能力為150臺。即使加上從中國工廠的轉移,生產仍有余力。轉讓后,面向日本市場的機床將從泰國工廠出口。
也有人指出,中國將密切關注出口環境,比如制定《出口管制法》,加強技術和服務的出口管制,并將于12月1日生效。為了分散風險,這家中國工廠決定專注于為中國市場生產車型。
中國工廠的月生產能力約為230臺。在中國,市場預計將繼續增長,5月份的訂單達到了211臺的歷史新高。因此,生產能力將暫時維持。
為了深化中國市場,該公司計劃將銷售公司上海星昂機械有限公司遷址并擴大規模,將建立一個支持測試處理的展廳,并激活銷售促進解決方案,如處理提案。在這里獲得的知識和需求將用于為中國國內市場開發機型。